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档案馆: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来源:档案馆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档案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信息化建设和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为底线,持续抓好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规范管理,不断丰富档案资源

制定了《济南大学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济南大学全宗卷》规范,初步建立起济南大学全宗卷的框架,填补了我校档案管理没有全宗卷的空白。不断修订完善《济南大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根据各部门、各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从源头上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学校工作延伸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到哪里,年均立卷归档1万卷(件)左右,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确保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2017年11月,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省档案局、省教育厅组织的“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示范单位”测评。成为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示范单位。

档案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档案利用更加便捷

启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归档;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几年来共投入数字化加工经费60余万元,完成约150万页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不断丰富了数字资源;加强与山东省档案馆的合作,成为首家入驻山东省档案目录中心暨山东省档案查询利用平台的高校档案馆。

为校外用户开发并开通“预约查询系统”,开展无接触方式查档,同时,为方便校友办理有关证明,与教务处协作,将需要开具学历学位证明的档案材料及时转交相关部门,一次办成,并提供邮寄服务,校友不出门即可完成查档利用全过程,得到了校友和社会的肯定。为校内师生开通“智慧济大查档预约”,实现了“让数据多走路,让用户少跑腿、零跑腿”的服务。

注重校史资料和特色档案的收集整理,挖掘济大的校史文化

采取常规收集和主动征集相结合的方式,抢救性地征集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资料、实物、照片等1000余件,其中包括我校1948年入学的我校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等珍贵史料。校史研究文章《济大的红色基因》获山东省档案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年鉴编纂质量逐年提高

《济南大学年鉴》多次被山东省档案馆评为档案学优秀成果奖,《济南大学年鉴(2019)》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山东省优秀年鉴。

档案馆文化建设得到提升

自2018年开始,持续开展“书香兰台”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档案馆的空白墙面,精选学校70年发展历程中重要时间节点的近30幅照片建设了校史文化墙,为前来到档案馆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发展历史的窗口。

重视档案理论和业务的研究与探讨

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系统软件建设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意见,《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山东高校档案工作科研与创新成果一等奖”;《高校数字档案馆智能化建设的研究》获山东省档案馆2020年科技项目立项;参与山东省档案馆组织的《高校档案实战手册》的编写工作。另有多位老师的专著和论文获得山东省档案学优秀成果奖。


编辑:王林珍






©济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2022   技术支持:济南大学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