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产业学院由济南大学发起,会同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高质标准化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国内第一家标准化产业学院。2021年9月26日,举行了标准化产业学院和标准化产业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女士及省教育厅、省工信厅领导和学校领导为学院揭牌。2021年12月,标准化产业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30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科学谋划,高端定位,推动特色发展
2021年12月学院班子成立后,向学校提交了《加快标准化产业学院筹建工作报告》《济南大学标准化产业学院建设方案(讨论稿)》,学校组织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论证,学院筹建工作按计划进行。2022年1月20日,共建四方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就学院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运行机制等开展研讨;同时拜访王海舟院士,代表学校向其颁发济南大学标准化产业学院名誉院长聘书。
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标准与产业需求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度。坚持“服务行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接轨世界”办院理念,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构建产学研政协同创新平台和合作模式,先后与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山东岳华能源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对接,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地域标准化体系、共建标准化大数据平台、国际陆港建设、智能物流装备标准化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2022年6月,与盖世国际物流集团共建产教融合研究院;济南大学--盖世国际物流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先后被山东省学位办、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服务政府决策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开放性、国际化、平台型组织为目标,积极汇聚国内外资源。目前,设有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拥有济南大学标准化产业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山东省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三大开放式科研平台。
山东省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高校“十三五”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专业智库),以物流产业发展与战略规划为研究特色,围绕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积极承接政府和企业委托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共建“产教融合”平台,主持编制济南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济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等20余项,合同金额600多万元;向省市领导和主管部门提交了10余份推进物流业发展的资政建议报告,许多成果已转化成为政府文件实施,为济南乃至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在服务好高校专利导航和贯标工作的同时,推动专利导航项目推广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效衔接,做好专利导航、专利运营研究和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完成《开展专利组合评价及与目标企业耦合度研究工作》等课题20余项,项目金额500多万元。
创新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实行理事会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产业急需、突出市场导向、推进资源共享,建立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治理体系和标准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三环融合 四化驱动 五维协同 六位一体”新商科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教师获得“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济南市市中区经纬优秀人才”“山东省资源交易中心智库成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牢记初心使命,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以质量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教学理念为主导,以强化创新为核心,以对外合作交流为抓手,推进学院建设发展迈出新步伐。学院正在筹建标准化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力争“十四五”末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加强海内外标准化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组建标准化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联盟。与标准化组织、海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标准化技术研发、标准化资格认证和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决心不断创新标准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争创国内一流的标准化产业学院和全国现代产业学院的“标准范式”“济大模式”,力争5年内建成为中国标准化产业学院。
编辑:王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