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9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济南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学校既定的“一二四六八”发展思路,突出党建引领,以思政课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思政课教学及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党建引领

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心任务,突出党建引领学院全面工作。坚持在办好思政课中强党建,坚持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党建,坚持在服务社会中强党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进社区,“四史教育”进中小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进社团活动。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和“山东省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山东省教育工委重大委托项目和教育部择优资助项目为抓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抓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工作,解决语言表述方式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年度评教平均成绩从2017年的84.96提高到2021年的98.42;个人最好成绩从2017年的94.47提高到2021年的99.76,均创历史新高。在山东省首届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中,1人获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获奖居全省前列。在山东省历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得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3人的优异成绩。在教育部组织的“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学院被山东省高校工委确定为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概论”和“纲要”两门课程入选山东省首批思政课“金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

科学研究

以党和人民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在高水平文章和高层次科研立项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多个方面获历史性突破。学院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实现学院科研获奖层次的历史性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从2017年以来每年保持2项不断线的历史记录。学院每年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7篇,出版专著1-2部。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入选中央领导内参。

学科建设

根据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和学院实际,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研究方向。按照三个研究方向对应打造三个学术团队。实行团队负责人制度,根据建设目标和任务进行年度评价和考核。学科建设初见成效。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学科排名一直处在省内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的前2名。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学院先后获批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李朋忠工作室”和“杨立志工作室”。两个工作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一个学院、两个工作室分工合作、协同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教育部刊发《济南大学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专题工作简报,报道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三全六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平台建设

学院建有“济南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统战理论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平台、“济南传承家文化研究院”1个市级研究平台和“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1个省级研究平台,依托平台,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

借助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计划、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培训计划和省高校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计划等多个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学院有教授9人,校聘岗4人,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人,山东省师德标兵称号获得者1人,省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入选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3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

社会服务

与济南市中区委党校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与德州市德城区举行“双协同双提升”项目签约,聚焦全面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理论研究能力,不断将协同提升引向深入。与舜耕小学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淄博市周村区税务局建立党建共建关系,进一步推进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新模式,打造成融合理论宣传和业务服务“一体两翼”的综合体。积极承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的党员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社会工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报告168场次。

社会影响

学院入选首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被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和经验推广达12篇次。新华网、新浪网、大众网、山东教育新闻网、鲁网、济南日报以“济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题做了专题报道。齐鲁晚报以“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山东教育发布、齐鲁壹点和新华网对李朋忠教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做了专题报道。2018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对教学改革主要负责人、工作室负责人——李朋忠副教授做专题采访。


编辑:王林珍



©济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2022   技术支持:济南大学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