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始终围绕学院发展目标,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在全面从严治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外国语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全面加强我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教育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双提升,为各项工作把好政治关。
学院党委通过“四抓”,即抓政治、抓规范、抓创新、抓发展,形成了党员干部“三强两突出”的良好局面,即党性强、责任心强、战斗力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模范带头突出。五年来,学院共发展党员268人,教工党员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校级以上奖励近200项,学生党员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以上奖励千余项。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深化落实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实施方案,对专业技能培养重点进行分专业、分阶段、分层次划分,构建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组建了4个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学团队建设交流会。学院建立就业实习基地17个,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使学生参与服务地方与社会活动常态化。
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学院始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19年英语专业成功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和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各学科分别以威廉·福克纳研究、莫言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课堂评价、教师发展,莫言语料库翻译、中华经典作品翻译,非洲问题、刚果河流域生态研究等为特色,形成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师资队伍活力有效激发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余人;教师中教授6名,副教授4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余人,有海/境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50余名。五年来,具有博士学位数师的比例由10%提高到30%,具有半年以上境外学术经历教师的比例由15%提高到50%,引进博士12名,主持高层次教学立项40余项,有5人次获省级以上教学奖。
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学院形成相对集中的科研方向,组建了6个科研团队,加大了大团队、大项目培养力度,拓宽了科研视野。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高级别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获批了教育部备案的“非洲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外事办公室的“非洲发展智库”。主要科研成果列表如下:
国家社科项目 |
12项 |
教育部社科项目 |
13项 |
山东省社科项目 |
16项 |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其他厅局级项目 |
40余项 |
年平均发表CSSCI论文 |
30余篇 |
出版著作 |
7部 |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社科成果奖 |
近20项 |
服务社会步伐稳步加快
学院依托非洲研究中心平台和科研方向,举办“济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论证会”、“山东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济南大学朝鲜语专业提升方案论证暨黄海区域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研讨会”、“济南大学黄海区域研究中心暨朝鲜语专业论证会”、“刚果河流域生态文明与政治研讨会”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参与“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交流会”。济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以及山东省政府与非洲国家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政府提供国家咨询报告5篇,在咨政议政、服务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助力国家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实效显著提升
近五年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育人成效,使每位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狠抓学风建设,考研率、就业率屡创新高。打造“五航育人”生涯指导体系,举行专场招聘会239场,与近20家就业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982个。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4078人参与其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76家,帮助412名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主办的“济南大学外语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近五年有四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在山东省内高校产生良好反响。近五年学生荣获校级、省级、国家级荣誉及奖项达2670人次。
新起点、新征程。外国语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编辑:王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