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开拓创新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4日    来源: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济南大学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院开拓创新谋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快速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发展取得新成就。

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学院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具体内容是研究探索“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科学研究”、“党建+”社会服务、“党建+”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工作的有机统一;途径是以党委、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将党建工作融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合作交流等学院日常工作中去;核心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各项业务工作的实效;目的是以党建工作引领推动学院整体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引领下,学院各项工作快速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绩。在学校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微党课比赛中,由我院党委推荐的作品《< 中国共产党章程>历史变革》获视频类一等奖,《关于新时代的四个问题》获PPT类二等奖。2021年学院党委获评优秀党委。

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创建一流师资队伍

多措并举,广纳人才。近年来,学院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创建一流师资队伍,包括引进全职海外院士1人,柔性引进中组部“千人”1人,校聘岗教师4人,学术新秀岗教师2人,青年龙山学者1人。学院人才梯队更趋合理完善,形成了以一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一名海外院士、两名国家“优青”、三名“泰山学者”、两名山东省“杰青”、一名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和三名山东省“优青”为主体的人才格局。

打破壁垒,人才共享。为推动高校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促进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院选派教师到平邑县、市中区等地方挂职,学院7名博士与企业签订高层次人才共享协议。

培养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强化教学科研团队引领作用,促进学科专业跨越发展。学院济大教学名师2人,优秀教学奖获得者2人、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青年教学能手6人。

创新理念引领创新发展,创建一流学科、专业和平台

强化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学院为主要力量支撑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成为济南大学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之一,“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跻身济南大学ESI潜力学科第一位。借助学院现有基础和人才团队,面向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医养健康”和“现代高效农业”领域,重点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和“光合作用与高光效农业”特色学科方向。获批“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济南市“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工程实验室,并作为发起单位参与建设“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济南市科研带头人工作室项目6项。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一流课程达到4门,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9年顺利实现首次招生,生物制药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形成了生物和药学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学院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完善。

科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取得新成就

立人求实,科技竞赛硕果累累。连续7年进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一类赛事的国赛角逐,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特等奖一项(实现济南大学国家级特等奖的突破,指导教师:樊祥宇、孙翔玲、阮斌)、二等奖两项、累进创新专项奖一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一项、铜奖两项,各类省级奖项二十余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七项。

强化就业,健全人才培养体系。2017-2021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为94.62%,深造率突破45.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项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省优秀教学案例库1个,新建立了13个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夯实实践教学基础。

科研促进教学,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何文兴教授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李强、江成世教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创新求发展,合作赢未来,实现科研工作纵向、横向新突破

厚积薄发,获奖、百万级项目立项和百万级知识产权转化获得重大突破。秦晓春教授获得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刘善奎教授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经费500万元),秦晓春教授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立项经费124万元)。刘善奎教授2020年完成一项知识产权向鲁南制药转化,标的额300万元,2020年到账170万元。

稳步发展,科研立项屡创新高。学院在2016年科研经费702.55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基础上,取得一系列新突破。2017年科研经费754.865万元,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2018年科研经费988.2615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4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2019年科研经费1268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秦晓春教授等在《Nature Plants》发表论文,实现了学院在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的突破。2020年科研经费1321.3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5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2021年科研经费652.68万元,发表SCI、EI、卓越期刊收录论文4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2022年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达到9项,位列全校第二名。

合作共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学院与72家单位建立校企、校地合作联系,其中有43笔技术委托开发等经费往来,2019年横向到账经费277.3万元,2020年达810.7万元。校政校企融合,共建产教融合研发机构 “济南大学平邑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南大学—鲁南制药生物医药研究院”、“济南大学—莱玉化工生命元素研究院”、“济南大学—山东恺悌生物制品研究院”与 “济南大学-英盛生物研究院”,由企业提供质谱仪等近600万生物分析检测设备,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

积极拓展区域、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区域、国际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交流内涵,拓展合作领域。2017年时任院长黄加栋教授与学校代表团一起对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法国图卢兹三大、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等四所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同年诺丁汉特伦特大学、都柏林工业大学来学院开展合作交流。2018年四名教师参加国际会议,两名教师进行访学交流。两名本科学生赴台湾嘉南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两名本科生赴美国西北大学进行交流访学。先后两次得到海外引智项目支持,全职引进海外院士并立项省“外专双百”项目支持。2018成功承办“第七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研究大会暨2018农业蛋白质组学研讨会”,并邀请5名院士作大会报告。2019年阿根廷阿尔图罗•豪雷切国立大学Miguel Binstock教授来访;法国高等教育署应邀来学院举办法国留学宣讲会。2021年学院邀请南开大学周军教授,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吕雪峰研究员、徐健研究员、李福利研究员、姚礼山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党永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吴军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室副主任方海琴副研究员,青岛市观鸟协会薛琳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王海平研究员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开展区域和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也为深入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编辑:王林珍

©济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2022   技术支持:济南大学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