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共有教师39名,教授20人,副教授1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优青等5人,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12人。多年来,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研为驱动,学科为支撑,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
团队负责人郑庚修教授致力于医药化工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的创新研究,引领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制造技术进步,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勇于创新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培养了行业领军、企业骨干等200余名人才。团队曾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团队成员获“山东省十大师德标兵”、“山东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比例达87.2%;团队培育省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4项,打造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一流本科课程各4门;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1人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涌现出国家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名;团队成员授课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3项,“互联网+”等国家级奖励16项,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实践成果奖12项。
科研创新实现新突破
团队持续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支撑我国在头孢原料药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突破坎地沙坦酯安全、绿色产业化技术瓶颈,生产制剂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3项,省部级项目6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0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多项核心技术转化到齐鲁制药等企业。团队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头孢、沙坦、培南等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引领产业升级,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支撑金城医药上市,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近十年成果转化82项,累计新增产值480亿元、经济效益135亿元。
服务社会跃上新台阶
团队坚持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4个和省级技术研发平台3个,成员“一人双岗”,全部进驻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产教融合开发的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为企业提供了创新支持,与企业形成“人才引育+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新型产教融合机制。团队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紧密结合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全面推动医药化工领域研究创新,在新药研发成果培育等方面为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编辑:王林珍